种植的乐趣,尽在亲身体验之中。在期待中见证种子发芽、长出新叶,感受季节的温度,感叹生命的力量。
杨丽有个读三年级的儿子,今年九岁。疫情暴发后的一天,儿子在家里的一堆蔬菜中,发现了一颗正在发芽开花的土豆,写了一篇《美丽的小土豆》。杨丽把儿子的作文发给了姜老师,还附了一段话:“我们没有干预,全是他自己写的。我本来想指导一下,让他改改,并且重新誊写一下,他拒绝了,所以这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作文。”
姜老师又把作文和杨丽的附言转给了我。
作文《美丽的小土豆》原稿
小作者在文中写道:
本来家里的冰箱基本上没有菜,每次只买一顿够吃的菜。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空荡荡的冰箱立刻食物多了起来……
“多了起来”就有了新情况,有一颗小土豆竟悄悄地冒芽、长枝,又悄悄地开花了。
这让我发现了一颗美丽的小土豆。换作平常,小土豆开花了,就表示不能吃了,有*!可是居家办公时菜都很稀少,所以土豆开花后才没有扔掉。要是没有疫情,小土豆现在就在垃圾桶里了。
杨丽在附言中说“我本来想指导一下,让他改改”。也许,妈妈希望增加对“土豆花”的描写,使作文更生动,比如:这颗不起眼的小土豆,开花后是怎样的婀娜多姿?故事也可以再延续:后来,这颗小土豆被妈妈(或被我)移栽到了一只小花盆/小水杯中,摆放在窗台上/书桌上,成了一件别致的清供。
可儿子不买账,“他拒绝了”,不愿再为这篇作文费力了,或许他的兴奋点已经转移了。这是男孩的特点。其实,看完全文可以知道,儿子的本意不在描写“土豆花”,而是写土豆的生命力,写原本丑陋的土豆竟会华丽转身、让人惊艳,从而感慨“不能以貌取人”。
小作者继续写道:
只要给小土豆阳光、泥土和水,它就能自己成长……我仔细观察过,小土豆在早上七点开花,晚上五点合拢花瓣。这说明了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还有,不能以貌取人,要看清别人的内心,就像小土豆原来黑乎乎的,谁知道开花后那么好看。小土豆内心在想:我要开花,我要成长!
这是一篇“原汁原味的作文”,并未修改过。约字,除了有两个错别字,几处标点需要调整,整篇作文语句通畅,层次清晰,很难得。而且,对土豆花昼开夜合的生物钟现象,小作者的观察很细致,“小土豆在早上七点开花,晚上五点合拢花瓣”,颇像一位训练有素的植物学家。
据说,土豆抽枝长叶后绽放的花朵,清丽淡雅,白色的花瓣,嫩*的花蕊,颇有水仙的韵味。
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