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贝塔。
上周持续的降雨,险些经历回南天,明显感觉到了空气湿度很高。
虽然目前已经由阴转晴,对于我们来说,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春天祛湿,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又有哪些好方法呢?
专家告诉我们,预防湿气加重,有三种食物要少吃。
不然越吃湿气越重......
甘味的食物
甘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
而且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像是蛋糕、红薯、橘子等含淀粉量高的食物也容易加重湿气。
要注意吃法、且要适量食用。
生冷的食物
现在很多小孩的三餐不离冰,冰奶茶、冰可乐,就连牛奶都要喝冰的。
寒凉伤脾,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会伤脾,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了,湿气也就更容易产生。
还有喜欢吃凉拌菜的朋友,凉拌菜对脾胃本身可能比较寒。
如果家里人脾胃不太好,可以用热水焯一下,把凉拌变成“温拌”,去除部分凉性。
除此之外,像是雪梨这种偏寒凉的水果也要少吃,或者蒸着吃也是不错的,润而不寒。
油腻的食物
像火锅、油炸食物等,比较油腻,也不太好消化。
吃太多的话,会给脾胃带来很大的负担,体内也更容易产生湿气。
祛湿气,常吃这几物
芡实薏米粥:
芡实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性平,一般体质都可以食用。
搭配薏米,祛湿利水功效更强,如果经常感觉全身乏力,手脚手足不温,这也是一碗能常喝的粥。
配比:芡实30g、薏米30g、小米g,浸泡2~3小时,在下锅煮粥即可。
应季祛湿菜:
*豆芽:*豆芽性凉、味甘,有很好的健脾利湿、清热解*效果。
炒*豆芽的时候, 加一些花椒,可以帮助散寒祛湿。
扁豆:扁豆和中药中的白扁豆功效相似,有助于健脾祛湿。
薏米:薏米也是祛湿的常用药,要注意的是生薏米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用。
寒湿体质的人群更适合用炒薏米,把薏米放入锅中,小火炒至微*即可。
自我感觉湿气很重,怎么祛湿?常按两穴位
祛湿看准身体两个穴位,一个负责通调水道,一个负责健脾化湿。
水分穴:
肚脐上方一拇指宽,就是水分穴,主要用于通调水道。
手指四指,采用震颤的手法,坚持30-60秒。
这样做可以让大小肠蠕动分开,恢复它们分清降浊的功能,还能帮助控制血糖。
阴陵泉穴:
找到小腿的迎面骨,从下向上推,推到迎面骨拐弯处,就是阴陵泉。主要负责健脾化湿。
今天教给大家的不是只按阴陵泉一个穴位,而是点揉从三阴交到阴陵泉这一段经络,每天10-20次。
如果摸到有条索筋结的位置,说明有代谢的问题,可以着重用弹拨的方式按揉,每天弹拨50次。
以上就是关于“春天祛湿”的几大妙招啦,欢迎大家互相分享~
「有用请扩散」
-END-
资料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图文素材仅供免费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突然宣布!为了生娃,国家再下重锤!
-02-27
洗洁精暗含 !?家里有娃注意了:这样刷完才安心……
-02-26
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