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男,7岁。年3月诊。鼻流浊涕1个月,加重2天。1个月前受凉后,流凊涕,喷嚏,咳嗽发热。经中西药治疗后余症消失,唯流涕不止,日渐稠浊,量多。近日脓涕不止,鼻塞不知香臭,自诉头昏时痛,心中烦躁。望之鼻腔内红肿,鼻黏膜肿胀。舌红,苔薄*,脉滑数。
鼻渊(胆胃郁热,肺失宣肃)
清热宣肺
辛夷花9g,白芷9g,蝉蜕30g,豆蔻5g,金银花15g,荆芥花9g,龙胆草30g,滑石30g,*连9g,薄荷9g,荷叶30g,细辛9g,木通10g,苍耳子9g(3剂)
服上药3剂后,*脓涕明显减少,舌苔变为白色。上方去荆芥花、荷叶,加连翘9g,薏苡仁30g,神曲10g,再服3剂后流涕尽愈,热象消失。随访未再复发
原按苍耳子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鼻渊的有效方,用此治疗急性或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也有报道用桂枝汤和葶苈子、蝉蜕(据现代研究抗过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良效。根据王老的体会,应结合肺与胆之一脏腑,辛散与清热宣透并用、辛温与苦寒同举,这样对急、慢性鼻窦炎才能取效。另外《玉龙歌》说:“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即告诉我们,鼻塞不闻香臭可加用针刺迎香二穴,因为迎香乃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阳明大肠与太阴肺互为表里,此所以泻腑可以安脏矣。亦可加印堂、合谷等穴辅助治疗,效果亦佳。
此外,本病还可辅以外治法,则疗效更加显著。王老在临证时,常用通鼻饮(荆芥花10g,薄荷30g,白芷30g,北细辛10g,苏叶10g,葱白头10g。煎水熏鼻孔,起通达鼻窍、清热疏风之功)加味,此方主治鼻阻塞不通,不闻香臭,流清稠鼻涕,头额胀痛。
(选自《王静安医学新书》第页)
后学点按本病多起于风寒,失于治疗,化为热邪,壅遏肺窍,胆热、脾湿循经上犯于鼻,形成内外合攻之势,故病难愈。治疗用肺、胆、脾同治之法,一面以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芳香通窍,蝉蜕、金银花、荆芥花、薄荷疏散风邪;一面以龙胆草、*连清泄胆火;一面以荷叶升清降浊,转运脾胃;豆蔻、木通、滑石芳香利湿,给邪以出路。方中大剂龙胆草、滑石配细辛、豆蔻为王老独特用法。数法同治,寒温并用,收效甚佳。外用“通鼻饮”,其药芳香辛透之功强,但辛温燥烈,临床应注意,若鼻窍已开,鼻塞缓解,燥之象将出而鼻干、红、燥之时,加*芩、玄参、生地*、桑叶、菊花、龙胆草、排风藤等益阴清热之品,可加强疗效。
END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