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小言又来给大家分享美食了!
贵州金钩挂玉牌——解味醒酒,压桌菜
金钩挂玉牌是贵州民间的家常菜,做法简单,就是*豆芽煮水豆腐。豆腐洁白如玉,打成片,形似玉牌,*豆芽状如金钩。这道菜的得名有些来历。据说三百多年前,贵州有一个叫潘福哥的才子,家境清贫,以卖豆腐、豆芽为生。
后潘福哥省试高中,主考官接见时询问其家庭情况。他出口成章,回答道:“父,肩挑金钩玉牌沿街走;母,在家两袖清风挽转乾坤。”既如实回答了主考官的问题,又说得冠冕堂皇,周围的人无不为之称奇。从此,人们便把豆芽煮豆腐称为“金钩挂玉牌”。这道菜清淡爽口,吃时蘸以极具贵州风味的蘸水,有解腻、醒酒的作用,往往成为席上的压桌菜。
豆芽煮豆腐这道菜本来十分平常,但因*豆芽形如金钩,水豆腐犹似玉牌,改称“金钩挂玉牌”后,便一传几百年。豆腐是用酸汤点成,元代郑允端诗曰:“磨龙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酸净,香逾面髓坚。”《本草纲目》上也说:“*、白豆炒食作腐,盛为时用,不可不知,别其性味也。”此菜是骨质软化症、结核病、高血压、肥胖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及孕妇、乳母、老年人的佳肴。
搭配金钩玉牌的红油辣椒蘸水,需要现场制作,因为蘸水味道的好坏决定整道菜的品质。贵州多山多雨,气候潮湿,辣椒可去湿气,因而成了贵州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金钩挂玉牌、丝娃娃以及许多其他的贵州美食味道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蘸水做得好不好,而贵州的蘸水中最重要的就是辣椒。
有说法称“贵州一怪,辣椒当菜”。贵州人无辣不欢,而且对辣椒的吃法也颇有研究。光是做调料的辣椒就有辣椒面、胡辣椒、糟辣椒、糍粑辣椒、油辣椒、辣椒水等。至于辣椒菜,更有炒三椒(红辣椒、青辣椒、糟辣椒)、凉拌素辣椒、炸干辣椒等。看到这里,不吃辣的人大概要对黔菜望而却步了,其实辣椒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大蒜素,适量地吃一些对身体是很有益处的。而且贵州的辣椒刺激性不强,香而不呛、辣而不猛、辣香醇和,不品尝一下可是一大损失。
做这道金钩玉牌,一定要买上乘的水豆腐以及不是用化肥催发的*豆芽,这样你才能吃到真正的豆香味。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把豆腐切成长片,将*豆芽洗净,放砂锅内,用大火煮,过一会儿加入豆腐合煮,然后放少许盐,把豆腐煮透。最后锅中放菜油,烧至七成熟,浇在辣椒粉上,烫熟,加入酱油、味精、花椒粉调成味汁。浇上香油,撒上葱花。食用时,用主料蘸味汁吃即可。
贵阳丝娃娃——大众最爱小吃
贵阳有一种风味小吃丝娃娃,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觉得很纳闷,这叫“娃娃”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其实在贵阳的风味小吃中,丝娃娃也许是价格最便宜的一种。因其形状上大下小尤如薄丝包的婴儿,故称“丝娃娃”。“娃娃”的“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用薄饼卷入萝卜丝、折耳根、海带丝、*瓜丝、粉丝、腌萝卜、炸*豆、煳辣椒等。
吃的时候再加一些酸酸辣辣的汤汁。汤汁的味道取决于自己,每家做的味道都有些许不同,再加上几粒炸得金*的豆子进去,浇上两小勺贵州特有的煳辣椒蘸水,那便是人间美味了。这种小吃,因面皮包好菜丝时的形状酷似襁褓中的婴儿,从其出现在街头小巷的摊点上开始,贵阳人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丝娃娃”。时今丝娃娃也登入了大雅之堂,婚嫁喜礼中也堂而皇之地上了酒桌,是发扬地方文化还是取其意义——娃娃,就不得而知了。
贵阳市众多丝娃娃小食摊沿街而摆,颇具特色,每个摊位都很长,一溜排的小凳子。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丝,有一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极细,红、白、*、黑等各种色彩相间,十分漂亮。
摊主会在食客面前摆一小碟薄饼和一碗当地口味的调料,让食客兑料,摊上的调料:白糖、酱油、醋、熟油等一应俱全。丝娃娃为直径两寸大小的小圆片,裹着少许粉丝、绿豆芽、莴笋丝、海带丝、萝卜丝以及油酥*豆等。吃时用小勺浇上由酱油、食醋、辣椒、香葱、味精等配制而成的调料,外软里脆,酸辣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丝娃娃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面粉加水、盐少许揉匀揉透,把平锅烧热刷油、擦干,然后左手抓起面团甩圆并向锅底杵一下成为直径为9厘米的圆薄皮时,右手立即把圆形面皮揭起,这样制作数十张春卷皮,放入蒸笼稍蒸一下使其回软,便于包食。
再将绿豆芽、海带丝、芹菜节、蕨菜节用开水氽过,分别装入小盘中,小碗内放入酱油、醋、味精、麻油、姜末、葱花、煳辣椒兑成汁。春卷皮中放入各种素菜丝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放入酥*豆,浇淋兑好的辣椒汁即成。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在入口的瞬间一股清凉沁入心脾,令人无比舒畅。
丝娃娃的正确吃法应该每样东西都放点,尽可能地种类繁多,可不要装满,然后像包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精心地把它们包起来。是的,具体的包法就跟包婴儿一样,下面的被子要叠上去,上面还要有个被角立起来,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包完后还能放上少许蔬菜而不会坍塌下来。包好了后,你再优雅地拿起小勺舀一些蘸水从娃娃头顶浇灌下来,如此一来,蘸水就会贯穿整个娃娃的身体,咀嚼起来清脆可口、味道复杂、麻辣怡人。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