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在过去被称为“宫廷病”,因为只有皇亲贵胄大吃大喝才会惹上它。但现在,痛风的患病率明显提高。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人,痛风患者超过万人。痛风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对于嗜肉如命的群体来说,高蛋白的摄入让他们欲罢不能。吃的时候一时爽,殊不知,长期压抑不住的食欲会让他们比平常人更容易患上第四高——痛风。
嘌呤是产生尿酸的主要物质,正常情况下,体内嘌呤的合成与分解、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当体内的“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过少,机体就会处于“高尿酸血症”状态。如果这种状态不进行干预,尿酸结晶堆积成痛风石,“痛风”便孕育而生。
“痛风”的诱因?——人类的溺爱行为
1、嗜酒
酒精会促进尿酸的合成,降低尿酸的排泄,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2、暴饮暴食
过度摄入高嘌呤食物,导致尿酸合成增加,诱发痛风。
3、创伤
过度活动、关节扭伤、手术等创伤,都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4、未做好保暖措施
温度的降低会导致尿酸盐的溶解度降低,因此痛风患者容易在夜间或清晨出现足部关节痛。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患者会有强烈的疼痛感。脚趾、指关节、膝关节等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晚上更加明显。患者的关节可能会出现肿胀或畸形,关节的正常功能受到阻碍。
患痛风的原因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生活、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痛风又被叫做吃出来的疾病。
预防痛风,一定要管住嘴,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而言,知晓怎么吃同样重要。
为大家整理了一张最全“食物嘌呤等级表”,建议大家赶紧收藏,让我们一起远离痛风。
食物嘌呤等级表
根据食物嘌呤含量不同,我们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中等嘌呤食物(每克食物含嘌呤25~毫克);高嘌呤食物(每克食物含嘌呤~0毫克)三类。
以上为“分类按含量由低到高排列表”,后文为“按低嘌呤食谱、中嘌呤食谱、高嘌呤食谱”排列,方便查询。
哪些因素可诱发痛风发作?暴食、饮酒、寒冷、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关节碰撞损伤、服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均可诱发痛风发作,应尽量避免。1、避免高嘌呤食物
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高嘌呤食物有动物内脏如肝、肾、脑、肠、舌、胰、脾等;海鲜类如贝类、海鱼、鱼卵、虾蟹、紫菜等;肉汤和肉汁(尤其是火锅汤和老火汤);新鲜蘑菇和豆芽菜等。这些食物痛风患者应避而远之。
2、避免酒类和含酒精饮料
不同酒类引起的痛风风险不一样,从大到小依次为:啤酒、陈年*酒>烈酒>干红葡萄酒。啤酒、*酒等嘌呤含量不算低,喝得越多痛风风险越高。
酒能不喝就不喝 不要喝啤酒、白酒。如果实在嘴馋,少喝一点,或者换成红酒吧。3、避免含糖饮料
研究发现,饮用含糖饮料越多,痛风发生风险越高。
4、避免甜点
甜点中果糖含量较高,会增加尿酸产生;人造奶油制作的甜点所含的反式脂肪酸也会促使痛风发作。另外,甜点热量较高,吃太多易引起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抑制了尿酸的排泄而使体内尿酸升高。
第二,这五类食物对痛风有益
1、蔬菜和水果有益
蔬菜食用越多,血尿酸水平越低。平时可多吃莲藕、茭白、芋头、土豆、淮山、慈姑等根茎类蔬菜。
可适量进食果糖含量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椰子、菠萝、桃子、李子等。相对而言,柠檬、樱桃和橄榄等对痛风患者有益。
2、咖啡有益
多项研究显示,每天饮用约毫升的咖啡(包括清咖、奶咖、花式咖啡等),可以降低痛风的风险。
3、奶制品有益
与不吃奶制品人的相比,经常食用奶制品的人痛风发病率下降44%。但全脂奶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会提高痛风风险,建议患者多喝低脂奶。
4、维生素C有益
每天口服毫克维生素C可降低血尿酸20微摩尔/升,对预防痛风有显著效果。
5、多喝水有益
对痛风患者来说,每天尿量超过毫升能降低尿液中尿酸浓度和尿酸性肾结石的风险。患者每日可喝足量的水保证尿量。(来源:基层医师公社;参考文献:游华玲,痛风饮食四避五益.[J].安全与健康,.07():5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