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嫁给了贵州,却跟着酸汤跑了,然后称霸苗

它肉质细嫩,汤酸香、鲜、美;它酸爽不腻,鱼肉嫩而爽滑;是它没错了~贵州酸汤鱼,我记忆中的独特民俗风味,我们相见于江湖,却难忘于心间。贵州是个神奇的地方,多民族聚集,民族特色丰富多彩,以苗家居多。我想但凡去过贵州旅游的人,都对大街小巷一个个主打菜为酸汤鱼的酒家店肆记忆犹新。贵州地处潮湿,气候湿润,食材不易保存,食盐匮乏,所以聪明的人们发明了酸汤,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苗族同胞“以酸代盐”,也酿造了独具一格的酸系列饮食文化。酸汤鱼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开胃暖身,增进食欲,实乃苗家必备菜肴。苗乡有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苗家酸汤。从此,食酸成为贵州苗族和当地菜肴的一大特色。自此酸汤也烙上了强烈的贵州人的生活印迹。酸汤鱼:源自苗家的质朴美食,酸汤鱼使用的酸汤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酸,淡淡的酸味,还能开胃。鲜嫩美味的鱼肉,酸而美味的酸汤,让人百吃不厌。三两好友至亲坐在一起,吃上一个酸汤鱼火锅,怎一个美字能形容的。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基拉维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长得婀娜多姿,貌美窈窕,能歌善舞。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自己制作的酸汤,酸汤奇酸无比,哪个小伙能为他喝下最多以证真诚。这个传说说明酸汤的食用历史悠久,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后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及其他许多做法,其他地方也有用贵州的糟辣椒结合番茄、白醋、柠檬酸等做“酸汤。堪称灵*的酸汤汤底,每一滴水均来自于高山上的泉水和自制的香糯酿制而成,醇厚米酸自然发酵,配上新鲜番茄、辣椒、木姜子、*豆芽,香气四溢,味蕾全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说正宗酸汤鱼就源自凯里。凯里山清水秀,鱼类众多,盛产鲤、草、鲶、鲫四大家鱼。做酸汤鱼以鲶鱼为佳,因鲶鱼体型圆滚、体表无鳞,纵横于黔山碧水,活力无限,肉嫩刺少,没有淤泥腥味。鲶鱼必须现杀,一般顾客称重后,宰鱼师傅就马上将鱼解剖开来,剔除内脏,然后加入酸汤,文火慢煮,让鱼肉的营养物质溶进汤中。记得以前去贵州是冲着*果树瀑布景区去的,一直都听说那里是好山好水好风景。更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所以和朋友约着时间就去了。玩累了走到一家小店,点了几样当地特色菜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锅红彤彤冒着热气的酸汤鱼。当店小二将酸汤鱼端上餐桌,不一会儿锅里“咕哝咕哝”冒出热气,红浪滚滚。我们将豆腐、大蒜等配料倒入锅中,不一会儿豆腐里渍着鱼味,浓汤里散发着鱼香,只叫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我们挥箸夹鱼,拌着佐料,品着当地产的小吃和小*牛肉,直呼过瘾。又点了一些米酒,我们举杯相饮,谈笑风生,喝到微醺状态感觉遇到的烦恼和压力一扫而光,此刻只觉得轻松舒畅。不过后来听店小二说吃酸汤鱼的时候,再配上一点米酒,还真是一组完美的搭配。俗话说,“云烟贵酒,贵州的米酒天天有”。用酸汤烹制鱼是贵州人的最爱,酸汤具有开胃健脾解酒之功效。苗家酸汤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丰富,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所以在这里很难说哪家正宗或不正宗,只是在于起初留在你记忆里的刚好是暖你心房的那个味道。以前孤陋寡闻只知道贵州也吃辣,但是没想到他们嗜酸也是如此的优秀。所以我就记住了当地百姓流传着一句民谚:“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就是路会走不稳)。一味酸汤鱼,一生贵州情,一坛好酸汤,煮沸全世界。不喜吃酸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苗家人对于它的热爱与执着。但有些事情确实也值得一试,会让你有惊艳的感觉。今天的贵州酸汤鱼之旅到此就愉快地结束了,谢谢你们百忙之中的赏阅,如果你们喜欢,还请动动你们可爱的发财手多多点赞,多多收藏。那边会定期分享美食之物的风雨兼程。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ngzx.com/afhzp/479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