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能力?
人们常说:“一个快乐,与人分享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与人分享就成为半个痛苦。”与人分享是一种 的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分享的品质。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家人的精心呵护和百般疼爱,在生活上他们什么都不缺,可是却越来越小气,越来越自私。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这虽然不是大问题,但长此以往,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将变成一个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因此,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把这种分享行为落实到行动中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我们班创设了“分享日”,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感受分享玩具时的快乐。记得刚开始让幼儿从家里带玩具来园时,只有一少部分幼儿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结果很是不尽人意。还有个别幼儿虽然也带来了玩具,但是不太愿意与其他幼儿分享,出现了意识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从分享日开展的情况来看,幼儿虽已有了分享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要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反复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01
营造亲密、信赖、和谐的氛围
在幼儿园中,教师会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一个互助分享、温暖互爱的环境。比如,当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物品分享给我们时,老师会对他们说“谢谢”,让幼儿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我们还会利用偶发事件,及时的去表扬主动关心他人的幼儿,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关心爱护周围的每一位朋友,从而形成班级互爱互享的友好关系。在家中,家长也可试一试这样的方式,带幼儿外出玩耍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事物主动进行分享,并表扬幼儿主动乐于分享的行为,让幼儿得到心里的愉悦和满足。
02
树立良好榜样,激励幼儿的自主分享行为
3-6岁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较浅,主要通过观察与模仿来进行学习,成人的日常行为及言谈举止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需要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玩玩具时,教师会有意识的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商量分享着玩;或在幼儿玩耍时,上前对幼儿说:“我可以玩一玩你的玩具吗?”“谢谢你把最喜欢的玩具借给我玩”等等,让幼儿主动的、乐意的将玩具与教师分享,幼儿在享受分享带来的乐趣时,其余幼儿受影响会模仿教师及分享者的行为,也会愿意尝试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他人,然后享受分享的乐趣,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其次,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在同伴中创设观察学习的氛围,及时将分享的好行为告知全班孩子,并当着所有孩子对主动分享者进行评价和鼓励。在一次看书时,班上有一位孩子就没带图书来幼儿园,所有朋友都在看书,我发现那个孩子就坐在那里不动,上前询问才知,原来是忘记了带图书,同组的孩子听到了,纷纷说到:“我有两本书,借一本给你看吧。”孩子们纷纷表现出愿意分享的行为,教师立即当着全班对这几位朋友进行了肯定和表扬,所有朋友为他们乐于分享的行为竖起了大拇哥。
03
建立分享的规则意识
为了帮助幼儿能够自主地分享,建立幼儿的分享规则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一)公平分享原则
幼儿是个体,他们在自由交往时,大多是由“利益”决定的,所以要做好公平分享原则比较难,如:“我喜欢她的玩具,我就只跟她交换”,“我是她的好朋友,我的玩具只给我的好朋友分享”,“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愿意和你分享”,出现这类状况时,我们可与幼儿一起讨论让幼儿换位思考:“如果别人跟你这样说,你是什么心情”,“你会喜欢别人说不和你当好朋友吗,听到这样的话你会难过吗?”引导幼儿通过情感上的换位思考来感受别人的心理,初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逐步建立公平的分享原则。
(二)轮流分享原则
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大家将物品进行轮流使用。刚开始时,可能幼儿不太愿意接受这种规则,也会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所以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同伴间肯定会发生争吵。这时,我们需要制定规则——谁先拿到先玩,同时鼓励没有拿到玩具的幼儿主动跟同伴说:“我也想玩这个,你玩了可以给我玩一会吗?”或鼓励幼儿进行协商谁先玩、谁后玩,渐渐的幼儿会在遇到问题时主动与同伴协商、不再争抢,愿意去尊重他人及愿意去接受轮流分享。
04
家园合作,共同助幼儿养成良好分享品质
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绝不能只局限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因此我们需要随时抓住分享契机,家园携手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品质。如:家里来客人了,可让幼儿充分发挥小主人姿态,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物品拿出来招待客人,特别是家里来了比幼儿更小的孩子,更是可以鼓励幼儿充当大姐姐大哥哥的角色,让幼儿去照顾比自己更小的朋友,激励幼儿将喜欢的事物分享给弟弟妹妹,并且家长要毫不吝啬的在众人面前表扬孩子的做法,让幼儿体会分享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将幼儿带出家庭,多走入社会,让孩子充分的去接触社会,与更多的同龄孩子游戏,从而慢慢消退幼儿的独占心理。
分享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方面,通过日常点滴去培养幼儿的这种行为,会丰富幼儿的社会情感,幼儿的分享意识建立了、增强了,那么幼儿自觉分享的行为也就逐渐形成了。
END
牧野美食
快点!早餐开饭了~~~
奶香麦片粥
鸡丝*豆芽
葱花小油卷
煮鸡蛋
美
味
加
餐
小甜瓜
巨峰葡萄
西麦麦片
古早蛋糕
午
餐
美
食
肉炸酱猫耳面
牛肉酱猫耳面
水汆生菜
盐水大虾
幼儿园的厨房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变化的神奇,在这里,厨师们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蒙牛酸奶一屉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食物,都是厨师们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爱孩子,爱美食!
让每一个孩子
在牧野花园幼儿园感受舌尖上的诱惑!
▼牧野花园幼儿园▼牧野花园幼儿园欢迎您
======================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