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
标准?方案?指南
作者:《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于年发表了"婴幼儿喂养建议",为全国儿童保健医生以及儿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针对婴幼儿喂养的具体临床指导建议。近年来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工作的不断推进,基层儿科工作人员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为适应发展,《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此次在年"婴幼儿喂养建议"的基础上,参考 研究进展进行修订,撰写适用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及全科医师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点击查看全文2
婴儿肠绞痛的研究进展
综述
作者:朱庆龄盛晓阳婴儿肠绞痛是一种行为综合征,表现为健康婴儿难以安抚的烦躁或哭闹行为,每天出现3h以上,每周持续≥3d,并持续3周以上。婴儿肠绞痛通常于2周龄发作,6~7周龄为发作高峰,3~4月龄自行消失。大约20%的小婴儿受其困扰。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肠绞痛症状可自行消失,但有研究表明,与无肠绞痛症状婴儿的父母相比......
点击查看全文3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标准·方案·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食物过敏是食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再次反复进入可导致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02%~8%,因年龄、地区、过敏原而不同。其症状呈非特异性,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点击查看全文4
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百日咳再现
专论
作者:许红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初婴儿患者病死率高达10%。年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计划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百日咳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百日咳的流行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发生局部暴发,即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其流行病学特征出现新的变化,对公共健康产生了巨大冲击......
点击查看全文5
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疸中的应用
综述
作者:赵丹丹*迪高翔羽新生儿*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需要评估与管理的临床症状。一项全国性调查共报告胆红素脑病或核*疸例,约占收治患儿总数的4.8%。多中心调查显示,随访的例病例中,42.2%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一项北美和欧洲调查显示:胆红素脑病或核*疸的发病率为(0.5~2.4)/10万。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胆红素脑病或核*疸的发生......
点击查看全文6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标准·方案·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患病率为3%~5%。关于热性惊厥的定义、临床诊断及评估、治疗和预防等问题,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认识。为促进临床儿科医生全面、正确地诊断和处理热性惊厥及相关癫痫综合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成立专家组,讨论并制定儿童热性惊厥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点击查看文章(上)文章(下)7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
标准·方案·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the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PPHN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并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
点击查看全文8
版"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全球共识"解读
指南解读
作者:阎雪韩笑张会丰最近,HormResPaediatr和JClinEndocrinolMetab同时发表了"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全球共识"(GlobalConsensus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