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江南皮革厂耽搁的美食重地,风味人间

说起温州,首先想到的,是为人津津乐道的经济温州。其实,山水温州、人文温州、美食温州,才是它的真实面目。毕竟温州历史悠久,浙江5处“千年古县”,有3个都在温州:瑞安、乐清、永嘉。温州地处东海之滨,境内山川秀美,温暖湿润,是一座文脉绵延的山水之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天独厚,鱼和熊掌可兼得也。温州人行事胆大,温州话独树一帜,吃食上也别具特色,俗话说“嘴尖”,海鲜、野味、山珍,生吞活腌,不在话下。由于物产丰富,原料新鲜,温州菜烹饪方式似乎与地名相同,不温不火,无花招,不下重料,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连《舌尖上的中国1-2》、《风味人间》的导演陈晓卿,也曾几次在微博里提到温州美食。不急说美食。先说说酱油醋吧。这是温州的独门酱料,放眼全国,只有这里才有。无论是去温州大街小巷里的大排档、小炒店,还是去高档奢华的大酒家,你都会发现,温州人饭桌上给的蘸酱,不像其他地区一样分开给的醋或酱油,而是一小碟子酱油醋,即将酱油和醋按比例勾兑好,加上糖或味精调配而成。各家饭店甚至会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有些再喜欢泡上大蒜或者洋葱。有点酸度,但又不会太酸,刚刚好。酱油醋之于温州人,就像火锅底料之于重庆人、老干妈之于贵州人。在温州的吃法里,吃海鲜、吃卤肉,都要斟上一碟酱油醋。蘸了酱油醋的海鲜、卤肉,咸咸的酱味,酸酸的醋味,以及早已融在其中的葱姜蒜的香味,既祛除了海货本身的腥味,也让肉质变得鲜香美味。一、天光(早上)人说这是最难懂的方言,也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温州人讲普通话”。那不如学好这3个温州话,必要时刻,能让你和温州迅速拉近距离。天光(早上)、日昼(中午)、闲昏(晚上)。吃早餐就是“吃天光”,吃午饭就是“吃日昼”,吃完饭就是“吃闲昏”。三个简单的词,就雕刻出专属那个时刻的画面感。我们从“天光”开始吧。糯米饭晶莹剔透、粒粒分明的的糯米饭,淋上咸鲜适中、肥而不腻的肉碎儿汤,再铺一层酥脆可口、香气四溢的油条碎末。配一碗紫菜汤,或是豆腐脑,香气带着热气往上翻滚,大概就是温州人早晨的记忆。据说,99%在外的温州人,都有着糯米饭情结。很难没有。糯米和肉脂总是最相配,勺子拌一拌,肉末汤被热腾腾的米饭一蒸,香味混着油条碎和葱花翻上来。剔透的糯米浸渍了肉汁,变得润滑爽口,肉香浓郁,齿间不时咬到油条碎,和软糯的米粒搭配在一起,奇妙的口感碰撞。米面在温州,有一种面是永远和母亲的爱联系在一块的,那就是米面。在很多人的回忆中,孩提时每当身体不适,母亲便会用搪瓷茶缸到巷口煮回的一份“爱”。虽食欲不佳,但看着热腾腾、滑溜溜的米面,总能够胃口大开。温州米面以米粉水磨后蒸制凝固而成,外表如白玉般剔透,口感轻味滑爽。切成条状后下沸水煮,两三分钟即可捞上。相比于其他的汤面,温州米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汤为清汤,一把豆芽,加入油、盐,撒上葱花,再加上一点肉末,一份清爽嫩滑的米面让人齿颊留香。少不了加一大勺咸菜,才觉够味。馄饨馄饨不是稀罕物,很多地方都有,但还是喜欢吃温州的馄饨。曾经的馄饨,大多作为饭间的小食,摊主推着或担着馄饨摊,走街串巷贩卖。听到规律地敲打竹筒声,就知道是馄饨摊来了。大家便从家里直接拿出碗勺,放着给摊主,调好配料的时间,馄饨也就出锅了。一直很为温州馄饨的皮惊叹,手工擀出来的皮,薄如蝉翼,连里面的肉馅都隐约可见。因为皮质薄,开水滚一下即可出锅,一个个馄饨浮在碗里,犹如开出的花朵,让人垂涎欲滴。它的量词用“朵”表示,一碗10朵,有时会多送你一两朵。温州馄饨比外地馄饨来得讲究。虽然汤水清淡,但并不单调,要烫入几根菠菜,洒上蛋丝、葱花,有的还藏着几朵虾干。值得一提的是蛋丝,用平底锅煎出蛋皮,切得细如发丝,这样的刀工,这样的技艺,让一碗平常的馄饨,也能吃出一种仪式感来。二、日昼/闲昏(中饭/晚饭)江蟹生在温州人家,一桌子好菜不足为奇,若吃米饭,餐桌上必有一二盘风味别致的“生”来配,方才完美。江蟹,原指瓯江中威武凶猛的梭子蟹。外形霸气,味道鲜美异常,堪称一绝。拣雄壮,饱满之梭子蟹,将其谋杀后劈开分解,去除腮等不能食用的部位,用姜、白糖、胡椒粉、醋、酱油、黄酒等调成汁,浇上去,充分拌匀腌制半小时,装盘后明亮生动,别具一格。蟹肉鲜甜嫩滑,蟹膏香绵可口,食用时嘴巴轻轻一抿一咬,那些膏啊,肉啊瞬间挤了进去,连同酱料一股脑的堆在口腔,舌尖的味蕾瞬间活跃起来,享受着那股甜酸鲜香的滋味。若放冰箱滋生冻感,口味更佳,配上热腾腾的白米饭,逐有“冰火两重天”的美妙感觉,醉在其中,令人叫绝。鱼圆这道温州街巷常见的传统风味小吃,以新鲜的海鱼鱼肉为主料,与世界各地制作的鱼丸都有所不同,汤色澄清、微酸辣味。鱼圆有弹性,多为不规则长条形,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味道鲜。现如今,温州鱼丸店林立,强能鱼丸店开在许多小区门口,双莲桥的鱼丸店更是出名,而五马街阿红鱼丸竟然将这门手艺做成了非遗小吃。对很多在外的温州人来说,一碗“温州鱼丸”可解乡愁。酱油肉每到新春临近,“你家的酱油肉晒好了吗?”,就开始成为温州地区邻居见面寒暄的常用语。在温州,酱油肉是腊货、年味当之无愧的代表,酱油肉晒好了就表示快要过年了。温州依山沿海,气候温润,养成了温州人偏向浓郁的口味,对酱油有一种特殊的迷恋。酱油肉做法很多,不管是蒸得油光透亮切片下酒,还是炒入软糯酱香的年糕里,或是一碗简单的炒饭,只要加入酱油肉,滋味倍增。麻油鸭酒席八大盘经常有它的身影,温州麻油鸭选用肥肉少瘦肉多老水鸭,里面风干后水份尽失,只留下鸭肉鸭皮颇有嚼劲的口感,和咸鲜香浓的味道。入口前,蘸一下酱油醋,舌尖刚触及,那一刻一股摄人的酸感,和鸭味的酱香,让人无法抗拒。麻油鸭的始祖在瑞安的“醒春楼”,从清末民初开始,到现在多年了,已经到第三代传人。三、下午茶杏仁腐、冷饮杏仁腐,其实是杏仁豆腐的温州俚语简称,用杏仁、还有琼脂加工而成的,因为成品的形状,和鲜嫩的口感都很像豆腐,才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名字。温州的杏仁腐,通常是和水果罐头搭配的,是一道夏日的冷饮,且过去只出现在冷饮店内。相较于70后的冰橄榄,杏仁腐算是80后的记忆。冷饮店的冰柜里有冰牛奶、冰绿豆、西米露、各式水果罐头,还有杏仁腐。杏仁腐吸引人的不仅是它本身,更因为它出场时总是搭配各式水果罐头,还有有嚼劲的葡萄干、杨梅干。有人说“我爱杏仁腐,其实爱的是那些水果罐头”。现在很多店家也能买到,成了一道必备饮品。:南汇锦园1栋号油蛋刚做出的油蛋,吃不出是空心的,一口咬下,就又粘在一起了。而冷掉的油卵,则是另一种风味,富有嚼劲。但更喜欢热乎乎的口感,外脆里糯。据说解放前夕,一枚铜板可买一个油蛋,而油卵用红糖馅心,外皮均粘粒粒白芝麻,故有俚谚道,“油卵个板个,糖夹芝麻擂”。而温州瑞安的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油蛋制法、配料因时因地有所不同,如馅心除用红糖之外,还有用芝麻馅、红豆沙,甚至用番薯。但吃的最多的,还是芝麻馅的。:沙帽河路42-1号炊糕/松糕炊糕的形状一般有八角、梅花和圆形,属于那个年代的韵味。想要更美观,可以在松糕的表面上用红枣、葡萄干、桂花、黑芝麻、红绿瓜丝等,摆出各色形状的图案。那松糕可真是看着享受,吃起来欲罢不能。刚刚炊好的松糕,Q弹正好,温度也正好,拿在手里就想大口咬下。黏黏的,塞满整个嘴巴,可以嚼上很久。趁热吃时甜蜜糯软,稍凉时再吃,则更有韧劲。待到第二、三天,炊糕经风干后变硬,吃起来粉粉的颗粒感。此时重新蒸一下,就能重回原来的绵软口感。青草腐每到夏日,这款独特的消暑饮品——青草糊,便会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个黑黑软软的神奇存在,有着顺滑的口感,和草本的原味,一大碗也能瞬间见底。人们用晒干的仙草,加水煮熬成汤,待成黄褐色后,去渣、取汁和淀粉煮热,冷却成型后,再拌上白砂糖/红糖和薄荷水,便是属于温州人的夏日限定美味。记忆中的小时候,街头巷尾只要听见喇叭的叫卖声:“青草糊~”,便知夏天是要来了。很多卖青草糊的小贩,在一个很大的盆里,放着做好的青草糊,你要多少就能盛多少。路边小摊或者菜市场的角落,随意一家卖青草糊的地方,都能尝到这份地道小吃。灯盏糕它是儿时下午茶必不可少的小吃之一。通体金黄的灯盏糕小摊,每走几个胡同都能看到一个。刚出锅的灯盏糕,芬香扑鼻,香气满溢。接过手的灯盏糕,不顾有多烫,先咬一口再说。大米和黄豆前一天晚上浸泡之后,第二天早上磨出来,经过油炸之后,面皮又香又脆。勺子过油,面糊绕一圈,加萝卜丝、肉、再加萝卜丝,浇上一层面糊,最后油炸。刚出锅是它最好吃的时候,酥、脆。最亮的是里面的鸡蛋,和萝卜丝的完美结合,咬下去口感嫩滑,蛋香环绕,美味到爆。永嘉麦饼麦饼是温州人一定吃过的一样美食,梅干菜、咸菜;瘦肉、肥肉、五花肉。撒面粉、和面、擀面饼、包裹,上烤炉的时候发出的滋滋响仿佛就在耳边。做好烧饼不用几分钟,从面团、包馅、蘸粉、擀饼、放入木桶炉炭烤,等一桶烧饼烤熟拿出,马上又可以放入刚做好的面饼。刚做出,马上有人买走,带着滚烫的温度。永嘉麦饼总是很大很厚实,但是皮却很松脆。板砧上用刀切开,能听到美味的酥脆声音。这种肥瘦适中,咸甜可口的烧饼,不小心能吃上很多个。冰淇淋打蛋冰淇淋打蛋,温州人的独特吃法,被外人看来可能是一种生猛的吃法,但就是钟爱这种吃法。做法:鸡蛋打散和冰淇淋搅拌起来,撒上芝麻就可以了~冰淇淋打蛋的灵魂,不是冰淇淋也不是蛋,而是洒在上面的芝麻,每口都有满满的芝麻香,芝麻的香脆和冰淇淋的入口即化搭配得相得益彰。四、夜宵炒粉干在温州,它既可以是高档宴会的一道主食、也可以是街边小店中的一碗再平常不过的小吃。注重汤料与粉干的糅合,汤多显油腻,少了则粉干碎散。温州各地的炒粉干各有特色,鹿城等地会选用的稍粗点的粉干进行炒制;而乐清大荆、雁荡和平阳的炒粉干多用细粉干;大荆炒粉干配料多海鲜,包括牡蛎、鳗鱼干、虾、蛋皮、芹菜、猪肉等近10种料,鲜香无比。而平阳炒粉干则是讲究一定要用猪油翻炒,配上包菜丝、葱花、胡萝卜丝、鸡蛋,细如丝白如玉的炒粉干,甫一端出,光卖相就让人垂涎欲滴。再配上一碗平阳牛杂汤,从眼睛到胃都透露着大写的满足。要想炒出色香味俱全的粉干,说得很是简单,想做好却是不易,火候的掌握是炒粉干的关键。上佳的炒粉干是没有弹性的,那些吃起来有弹性的,反而在口感上弱了一筹。猪脏粉猪脏粉是温州著名的地方小吃之一,这种由猪肠、鸭血、粉干等配料配制而成的面食,一直以来就非常受欢迎,各种猪脏粉店遍地开花。将粗粉泡软,大肠洗净,鸭血切片,大锅中慢火熬制。客人随点,将粉干放入熬制大肠和鸭血的汤锅中煮熟,盛入碗中加汤、大肠、鸭血,放点大蒜叶,一份清香扑鼻,鲜美无比的猪脏粉就做好了。猪肠酥烂软糯,鸭血嫩滑可口,粉干细嫩滑腻,尤其热汤特别鲜美,猪脏粉以其独特的口感,成为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心头好。煎饺/锅贴似乎只有在温州买的煎饺,才觉得是温州风味。将饺子铺满平锅,倒入大量的水、满过饺子;煮熟之后,倒出水,再勺入大量的猪油。不一会儿油水便冒着泡泡,发出吱吱的响声。等到炸至底部金黄,再倒出油水,盖上锅盖,将煎饺焖熟。这般作出的煎饺,底部炸得焦黄酥脆,而上面依旧软嫩。做法跟锅贴一样,但口语里,还是习惯叫煎饺。趁热出锅上桌,倒上一碟酱油醋。酱醋混着里面的汤汁,鲜香酸甜,一口咬下“咔嚓”,接着连忙整个塞进嘴里。这样一个被经济“耽误”的美食城市,假期来这里一探地道的浙南风味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ndengzx.com/afhpz/686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