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湿度变高(如梅雨季时),体内的湿气(水分)也积在体内而无法顺畅调整,便容易引起不适感。除了头痛、倦怠、晕眩等症状外,湿气也会影响消化机能,许多民众都会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状况。
若要预防这类不适症状产生,第一步便是调整室内湿度,中医建议,可开冷气的除湿功能,降低室内湿度,让体内的湿气较容易向外发散、调整水分代谢。
也同样建议透过降低湿度来让身体更为舒适,一般来说湿度60%最恰当,但气温高时湿度60%仍可能让人感到闷热,民众可再自行调整。
排湿健脾食材公开!6食材消除雨季体内过多的湿气
除了体外的湿气外,体内累积过多的湿气也要透过饮食调整。面对湿气时节时,由于“脾主运化水湿”,此时应避免重油、重咸、高糖、油炸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同时可透过“红豆薏仁汤”、“四神汤”等汤品来袪湿、健脾,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中医统整了雨季湿气重时,能消除身体各类不适的食材供民众参考:
在炎热、下雨多的季节,若察觉身体不适,此时在生活中便需要留意温暖肠胃,并透过有发汗、利尿作用的食材协助身体排出体内的湿邪,以免湿气持续在体内累积形成痰湿。因此建议民众积极食用上述食材,可做成味噌汤或其他汤品享用,透过温热食物促进排汗。
在各类利尿、利湿食材中特别推荐黄豆芽与盐昆布,除了都有利尿作用外,还有改善水肿等效果,“黄豆芽盐昆布日式小菜”作法如下:
1、适量黄豆芽洗净后川烫5分钟,泡水冷却后沥干。
2、拌入盐昆布、鸡汤粉、芝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3、可使用少许酱油随喜好调味,装盘后洒上白芝麻即可。
想要了解更多疾病科普和中医知识,